文章分析了房產過戶方式贈予的利弊和適用:贈與公證是公證機構依法證明贈與人贈與財產行為的真實性、合法性的活動。贈與公證由贈與人、受贈人住所地或贈與行為發生地的公證處管轄,涉及不動產的贈與則由不動產所在地的公證處管轄;同時文章還提供包括房產過戶,房產過戶方式之贈予,房產過戶方式及其適用等相關信息咨詢。
國務院:房產贈與今后肯定要管
案例:李小姐買了一處位于砂山地區的二手房,但由于該房產二次交易不到3年,按照新規定需要交納營業稅。而房主明確表示,自己只認房款的價格,多余的過戶手續費用全要由李小姐負責,李小姐聽朋友說辦理贈與可以降低手續費,房主也同意這樣做,但李小姐擔心是否會有不良后果。
贈與在幾年前還是一個生名詞,房產交易中心一年也沒幾個人辦理這項業務。原因很簡單,贈與雖然手續簡單,但費用高,贈與除了交納房產買賣的所有費用外,還有一項2%的公證費用。所以即使贈與關系,消費者也通過房產買賣來辦理手續。
但隨著營業稅的開征,贈與辦理的數量開始多了起來,因為較營業稅的5.5%的費用,贈與還是要便宜很多。
記者從房產交易中心了解到,在個稅開征前,辦理贈與并沒有受到限制,但由于很多房產買賣也開始辦理贈與,地稅部門開始實行直系親屬辦理贈與,其他關系不給予辦理贈與手續。皇姑區房產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為了避免消費者惡意逃稅,將來對贈與肯定會加強管理,不會隨便的辦理。
隆安律師事務所高金律師表示,贈與公證是公證機構依法證明贈與人贈與財產行為的真實性、合法性的活動。贈與公證由贈與人、受贈人住所地或贈與行為發生地的公證處管轄,涉及不動產的贈與則由不動產所在地的公證處管轄。根據規定,當事人申辦贈與公證應當親自向有管轄權的公證處提出申請,不能委托他人代理。
贈與公證雖然可以規避營業稅,減少稅費支出,但它在執行過程中有諸多限制條件,如采取贈與公證形式交易的房屋,必須采取全款交易,不允許做按揭貸款。
另外,房產贈與公證還具有很大的風險性,在房產過戶之前如果贈與人放棄贈與,此時,即便買方已付定金,由于贈與的性質決定對賣方也無任何約束責任可追究,即便是告上法庭,法院也不易判決,這樣勢必會給購房者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
所以消費者在購買房屋時一定要通過正常的渠道來進行買賣交易,保證其安全性;不要為了減少稅費支出而貿然走“贈與公證”之路,這種方式風險性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