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相繼離世后,留下的宅基地、房屋依法被征收拆遷,留下50余萬元補償款能否作為遺產由子女進行分割?在下面這個案件中,法院審理后,認定這類拆遷款中的宅基地補償款不能作為遺產進行分割,故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劉某、張某育有六女。劉某去世后,張某搬出去居住。為照顧母親起居,女兒劉某某也在張某房屋旁修建了一間住房,與張某共同居住生活,并將自己的戶口遷入同一戶口本。后經幾名村民現場見證,張某口述并由村民...
老人將老宅拆遷所得的房產份額和安置補償款都贈與給了孫女,只是約定其中的一套小戶安置房屋有其無條件居住。但是孫女之后就對老人不聞不問,老人身體每況愈下后只好搬去養老院,將房子租了出去,孫女對此提起訴訟,認為老人無權出租房屋,對此法院駁回了其訴訟請求。老人見此心寒不已,便將孫女告上了法院,要求撤銷對其的贈與,法院支持了老人的訴訟請求。
三年前,陸奶奶的老宅被拆遷,其丈夫和兒子已于多年前過世,女兒也...
一對夫妻在十四年前從東莞的李某手里購買了一塊宅基地建房,雙方簽訂了《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卻不想賣家李某最近反悔了,將買家夫婦告上了法院,要求法院判定當初簽訂的《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無效,并要求薛某夫婦歸還土地。法院審理后,判決雙方簽訂的協議無效,同時駁回賣家的其他訴訟請求。
2007年的時候,薛某夫婦從東莞市黃江鎮田美村村民李某手里買了一塊宅基地,雙方簽訂了《土地使用權轉讓協議書》,約定李某...
一對夫妻在婚后因感情不和而分居,丈夫請了一個保姆照顧自己的生活起居,丈夫和保姆在日常相處中產生了感情,丈夫甚至還留下兩份遺囑,要將價值900萬元的房產全部贈與給保姆。在丈夫去世后,保姆拿著遺囑向法院確認遺囑的有效性,并要求按照遺囑的內容將房屋歸于自己。但是二審法院在審理后,卻以這兩份遺囑違背公序良俗為由,認定遺囑無效,駁回了保姆一方的訴訟請求。
劉某與陳某系夫妻,育有五個孩子,但夫妻關系并不和諧,...
一購房者花45萬元買的房,在拆遷后卻需要將一百多萬元的拆遷款給房屋的原主,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啊,這個房屋是這套房屋是集體土地性質的農村房屋,而集體土地性質的農村房屋及宅基地只能賣給符合條件的本村村民,禁止賣給城里人。
2016年8月,吳某買了呂某的房子。據吳某稱,當時是呂某有經濟困難,因此求助吳某,請求吳某購買他的房子。當時雙方以合同形式約定,總價45萬元,首付款35萬元。余款10萬元,等吳某收到土地房屋的...
在2003年的時候,劉某在丈夫去世后為了還清債務,將一套房屋出售,魏某見劉某生活不易,在要價15萬多的基礎上多給了5000元,湊足了16萬買下了該處房屋。雙方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但由于房屋在劉某丈夫的名下,劉某替丈夫簽了字并且讓兩個兒子一起簽了合同,合同上明確標記了房屋的具體面積等詳細情況。魏某在買到房之后將房屋改造一新,還加建了兩棟房屋來進行出租。15年后,棚戶改造,魏某購買的房屋在拆遷范圍之內。此時的房...
【摘要】
潘老太通過中介公司購買了一套動遷安置房,因根據相關政策規定,動遷安置房3年內不得轉讓、抵押,不得上市交易,潘老太支付了大部分房款,拿到了房屋和產權證。在得知房屋限制交易期屆滿,可交易過戶后,潘老太向房屋產權人等人提出要求配合辦理房屋過戶手續,遭到產權人的拒絕。潘老太將產權人等相關人員告上法庭,要求辦理過戶手續,居然被法院判決敗訴!
【案情】
王宏在上海市某區有套動遷安置房,根據相關政策規...
一對養父母將養子拉扯長大,還將房屋過戶給了養子,但是養子因為這套房屋被拆遷而獲得了二十套房屋后,沒有按照原先的承諾將其中的幾套房屋給養父母住,養父母只好將養子告上了法院。上海房產律師表示,本案的法律糾紛其實并不突出,雙方當事人之間具有明確的約定,是合法有效的,養子就應當按照約定的內容履行義務。
黃某夫婦因為沒有兒子,所以收養了一子黃某某,將其撫養長大。黃某夫婦名下有一棟自建房屋,因房屋老舊,加...
象山的李女士租用了郭青(化名)名下的店面開了一家零售店,在租賃期間,政府要征收這塊土塊,郭青為了獲得搬遷獎勵費提出要終止租賃合同,但李女士拒絕搬走,并且要求郭青向其承擔賠償責任。上海房產糾紛律師解釋到像政府征收這樣的不可抗力導致合同無法繼續履行的情況下,雙方當事人之間不存在違約責任。
在承租期間,因當地政府區塊改造,相關部門將該店面列入征收范圍,并與所有權人即郭青簽訂了《非住宅房屋征收貨幣補償...
在征地房屋拆遷的過程中,拆遷方往往為了讓拆遷戶同意而不擇手段。山西省臨汾市的唐女士就因為拆遷方多次催促下簽訂了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但是丈夫馬先生卻沒有同意,那么該協議是否有效?上海房產律師表示夫妻一方未經另一方的同意而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系無權處分行為。
馬先生和唐女士于2007年辦理結婚登記,其在臨汾市堯都區的國有土地上擁有合法房屋一套,該房屋為其夫妻共同財產。2015年,因有關行政部門進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