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論是80后還是我們每一個人,買房就等于買了一種生活方式 在北京,住大房子的人群絕對兩極分化。一邊是功成名就的中年體面人,一邊是涉世不深的80后甚至85后,而且30歲以下客戶購置的房產越來越偏向大戶型。這讓銀行的資深人士們著急了,用今年的網絡新詞說就是
其實,不論是 80后 還是我們每一個人,買房就等于買了一種生活方式
在北京,住大房子的人群絕對兩極分化。一邊是功成名就的中年體面人,一邊是涉世不深的 80后 甚至 85后 ,而且30歲以下客戶購置的房產越來越偏向大戶型。這讓銀行的資深人士們著急了,用今年的網絡新詞說就是 別讓大屋的生活變成一場壞賬 杯具 。那么,動輒數百萬上千萬的房子里,究竟住著怎樣的80后?記者敲開三個年輕業主的房門,他們有的 豪 在奢華家居,有的 豪 在三代供房的 氣勢 。聽著不時表現出超前的成熟,記者想起《我的青春誰做主》中經典臺詞:你就是一蝸牛,偏要背個烏龜殼。小蝸牛們眼淚汪汪向前爬,始終相信自己明天就能長大,頂起重殼再見天日。
85后 的另類豪宅生活
富二代 透支人生體驗
冬冬告訴記者,爸爸在北京買這套千萬豪宅時,打動他的就是一句:留學回來的企業家住那邊,層次高。這套房子成了父親替冬冬做的投資:認識一群喝洋墨水的中產階級,潛臺詞就是脫掉山西煤老板的烙印。一年下來,冬冬只認識了幾位經常遛狗的鄰居。一套房子真的會劃分人群嗎?冬冬覺得老爸似乎失算了。
啪 ,一只愛瑪仕皮包 在地上,一雙小手亂翻,包在地上蹭來蹭去,終于鑰匙沾著餅干渣從零食袋里鉆出來。23歲的冬冬吐吐舌頭樂了,打開了高品質社區星河灣三期的家, 順腳 將包踢進門。這個價值六位數的包,曾和貝克漢姆老婆一起出現在雜志上。
進門后,冬冬首先習慣性地打開室內照明,水晶燈光環下的一派歐式奢華登時呈現在記者眼前,大理石板材光鑒照人,酒紅色絲絨復古沙發與香檳色的厚重窗簾搭配,逼人的華貴檀木家具透著深邃光澤,在一派高山仰止間,刺眼地點綴著灰太狼拖鞋和維尼熊。 搬進來時就裝修好了,據說80%的材料都是進口的,傻貴傻貴的,我不喜歡,太悶了。 冬冬環顧四周說, 燈還不錯,很亮,晚上不會害怕。 在這間近300平方米、四居四衛、處處奢華的房間內,只住著一個冬冬。
年輕人、貸款、買豪宅。 冬冬一邊嘬著可樂,一邊琢磨記者的題目,半晌,認真地說: 其實我也借貸了,付出的是正常成長軌跡,換來的是提前進入不屬于自己的世界。也就是說,我長夾生了。 冬冬強調自己出身于晉商家庭,隨后又自嘲地笑稱就是煤老板。 與浙商不同,晉商并不希望自己孩子接班,特別是女孩。我去年從外地大學畢業后,被爸爸安排在科研單位做行政,家里沒盼我多有出息,最主要的是接近文化人,有氣質。別跟紈绔子弟混。 同時交到冬冬手里的還有這套房子。 最近大家都議論《蝸居》,我搭不上話,沒操過心,所以沒共鳴。
去年年底,冬冬只身搬進這間裝修完備的歐式豪宅,兩天后就買了條金毛獵犬, 挑個頭大的買,一個人在家,空落落的。 其實與老家的別墅比,300平方米的房子并不大,但冬冬總是覺得 有種被家具俯視的感覺。
入住一年了,冬冬家里沒有接待過鄰居, 我似乎辜負了老爸的希望。剛來時參加過一次物業組織的業主聯誼,人很少,大家談的也都是股票、樓市啥的,我插不上話。一梯兩戶,鄰居之間偶爾碰面,人家微微點頭,我沒敢多說話。 多虧大狗搭橋,冬冬總算是認識了幾位經常遛狗的鄰居, 終于有一次被邀串門兒,女主人問我要不要喝奶茶,我套近乎地說您是內蒙古的吧,我姥姥也是內蒙古人。結果人家說的是英國下午茶,窘的我呀。 回家后,冬冬前所未有地積極學習酒茶知識,理論知識掌握了不少,但她口渴時依然只想喝可樂。
冬冬告訴記者,星河灣年輕的業主并不只她一個,甚至有90后小海歸獨自生活, 我還有班兒上,真不知道他們怎么打發時間,所以,我挺理解網上炫富的小孩。
結束采訪時并不太晚,冬冬卻執意要開車相送,當得知記者因裝修而借居朋友家后,小姑娘眼睛啪地亮了: 你搬我家來吧。 那一刻,她眼中的期盼讓記者有了一絲心疼,沒人分享快樂,何嘗不是一種寂寞。
百平 豪宅 催人老
我就像走鋼絲的小熊
100平方米的房子,290萬的總價,算豪宅嗎?對于小白領杜鷹的工資袋而言,是絕對的豪宅了。上百萬的貸款得還,家具也沒錢買,杜鷹小兩口平常最大的休閑,就是對著各種家居論壇,暢想著把家填滿,無比激動地入睡,醒來又是面面白墻。
小心摸摸媳婦的肚子,杜鷹一聲長嘆: 兒子,你咋不讓老爹緩緩。 27歲的杜鷹和25歲的萌萌住在世紀城一套一百平方米的公寓內,最好的樓層、最好的朝向,理所當然的最貴的價格。兩口子加一起一萬三千元工資,刨去一萬月供,只余三千。
去年初,兩人張羅結婚, 確切地說是兩家人張羅結婚,四位爸媽想趁退休前把我們終身大事解決掉,其實主要就是房子。 兩家人目標一致,給家里唯一的男孩找學區里的高檔房,一步到位的結果就是打著人大附小標簽的世紀城。杜鷹當時提出反對意見,不用那么高檔次,過兩年有實力再換,立即招來反駁聲一片。于是,玩著PSP,杜鷹就把房簽了,290萬總價,首付116萬,爹媽抖空家底拿90萬、奶奶出20萬,姑姑出零頭,等待杜鷹和萌萌的是30年,每月1萬元月供。
杜鷹的家說家徒四壁純屬夸張,窗簾是有的,廚衛設施是原房主留下的,電視是萌萌從閨房里搬來的,新買的就是一張床,尺寸從規劃中的1.8米,縮成了1.2米。 搬來一年多,沒請人來家玩,客人來了連個坐的沙發都沒有。 原來的聚會狂,如今過起了深居簡出的生活。
專家說月供占收入的三分之一是安全的,可現在月供占去大半江山,兩人守著三千元戰戰兢兢地過日子: 就像走鋼絲的小熊,不能跟領導發飆、不能辭職、不能生病,過馬路要小心不能出意外 一套房子把我生活軌跡劃定了,只能向前、向錢。 讓杜鷹憤憤不平的是97萬的銀行利息,發誓節衣縮食提前還款,決不替銀行打工。可新來的小生命卻打亂了他的計劃。
其實讓杜鷹感到沉重的不止銀行貸款,而是全家湊的首付。其中20萬是奶奶一分一角攢了一輩子的。萌萌插嘴說,以前他摟著奶奶叫 老太太、大美女 ,酣暢淋漓地撒嬌,現在恭恭敬敬地叫奶奶。 給銀行還貸是體力活,雖然累但坦然。而對于家人,我欠下了一筆永遠還不清的感情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