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銀十”在商家看來似乎已經成了一種規律,但今年進入九、十月份之后,傳統的“金九銀十”的旺季交易規律并沒有給一手商品房市場帶來多少好消息,相反,二手房的成交量卻比二季度上漲了13%,占到了房屋總成交量的52%左右,而且還有逐漸增大的勢頭。
有關人士分析, 二手房交易量大幅上漲的主要原因有幾方面:首先是8月中旬地稅、財政、建委三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個人銷售已購住房有關稅收征管問題的補充通知》,對已購公房、回遷房等六類首次上市交易的房屋給了免征營業稅的優惠,對作為支撐二手房成交主體之一的公房市場帶來了利好政策;其次是中國農業銀行下發了《關于積極穩健發展二手房貸款業務的通知》,首次公開表示加大二手房貸款業務,使得二手房市場在發展上得到了金融機構的重力扶持;同時市國土局公布了《北京市2005年度土地供應計劃》,明確規定二環內不再新增住宅商品房項目建設用地,一些有意在二環內置業的消費者不得不將目光投向這些區域的二手房。受以上一系列因素影響,二手房市場反饋明顯。
交易量的上升自然帶來了價格的波動,據“中大恒基”市場研究部統計,9月份二手公房的成交均價為6357元/平方米,較8月份增長了70元;二手商品房成交均價為6746元/平方米,較8月份增長了136元。其中二環內和CBD、中關村、亞運村和地鐵沿線等熱點地段增幅明顯。
聚焦:交易二手房 誰來交個稅?
今年6月份,稅務部門曾經對交易二手房交納個人所得稅提出過要求,前幾天,國家稅務總局再次下發通知,強調必須交納個人所得稅,這在剛剛回暖的二手房市場掀起了不小的波瀾,而焦點就集中在個稅由誰來交?是買方交?還是賣方交呢?
昨天,記者在一個二手房咨詢促銷展臺上看到,前來咨詢的市民絡繹不絕,問的最多的就是有關二手房個稅的事情。對于大多數準備出售房屋的業主來說,雖然認同國家的稅收政策,但都明確表示不會單方面承擔這方面的支出。
業主:這對我肯定有影響,我準備把這部分成本加到房價里。
而對于想購買二手房的人來說,在目前房價普遍偏高的情況下,再承擔這部分因為稅收新增加的支出,自然也是一肚子苦水。
購房者:本來買套房子就不容易,再加稅就太多了。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的有關規定,個人出售二手房,國家要征收買賣差價額的20%作為個人所得稅。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對于這項稅收政策爭議最大的就是已購公房,由于已購公房中攙雜了工齡、福利等諸多因素,因此當初購買時的價格普遍較低,如果按照這個差價來收取,顯然是不合理的。
業內人士:應該對已購公房作出優惠政策。
據了解,有兩種房可以享受稅收優惠政策:一就是房主賣的是自己已經住了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時可以享受優惠;二就是賣了自己的房后1年又內按市場價重新買了房,這時可以采用先繳納后退稅的辦法免征個人所得稅。但由于相關實施細則目前正在廣泛收集意見,最早也要在下個月才能出臺,因此政策上的不明確,讓大家對于該不該交稅,要交多少稅這個問題還不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