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離婚成限購令下購房新招
為了應對限購令,出現了假離婚等與調控政策打擦邊球的招數。
重磅政策下曲線購房怪相頻現
“假離婚”繞開“限購令”
“新國八條”和房產稅試點吹響樓市第三輪調控“集結號”,限貸、限購、提高二套房首付等頻頻“亮劍”。面對重磅新政配套細則出臺前的空當,各路買家紛紛出手搶搭樓市末班車,規避調控的“秘笈”也是暗流涌動。
與細則落地“賽跑”
陸先生是一位典型的改善型住房需求者,他戶籍在老家,在上海已經有一套小戶型,按“新國八條”規定屬于“禁購”對象,為了趕在“新國八條”細則落地之前抓住上一輪調控細則的“尾巴”,他想趕緊再買一套房子。
由于“新國八條”地方細則沒有落地,打算購買第三套以上住房的上海戶籍家庭和打算購買第二套以上住房的外地戶籍家庭成為搶搭政策“末班車”的主力軍。
2010年10月7日上海出臺的樓市調控細則規定,暫定上海及外省市居民只能在上海新購一套商品住房。
而“新國八條”開始“禁購”了。上海本地戶籍二套以上、外地戶籍一套以上、無納稅或社保證明零套家庭,暫停在本行政區內購房。國務院要求各地在2月中旬前制定地方細則,那些已經擁有一套房的外地戶籍居民家庭要想買第二套房的計劃極有可能化為泡影,于是一場與細則落地的“購房賽跑”拉開大幕。
記者從上海部分中介了解到,原本考慮春節后購房的改善型買家,被“新國八條”打亂了計劃,希望在2月中旬之前網上簽訂合同。
雖然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但具體執行時間未明確,大多數買家抓緊在政策空當期簽單,促成短期成交量加速上漲。
據佑威及樓市專評網聯合監控的數據顯示,1月24日至30日,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面積26.7萬平方米,環比前周增加了16.09%,成交均價23810元/平方米,環比上漲8.26%。
規避房產稅成“熱議”
在社區論壇上已經開始出現如何規避房產稅的討論。有網友支招:“再買房,買給名下無房的老人,然后轉贈給子女,這樣便不算‘新購’。比如,父母、岳父母一人買一套就有4套,轉贈給我,無非一次性交一筆契稅而已。”
還有人建議,買家和賣家,先假結婚、再離婚,房子作為離婚財產分配給買家。
房產稅出臺最直接的影響是租金價格普遍上漲,上海一些熱點居住板塊,1月部分房源月租金漲幅達到600元至700元。
21世紀顧村分行的掛牌房源顯示,因擔心房產稅出臺會使住房保有成本增加,部分業主開始單方面漲租金,目前漲價的戶型多為120平方米以上的中大戶型。
21世紀不動產上海區域市場中心對浦東聯洋、浦東北蔡、徐匯中心、長寧古北等板塊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除了“剛需”買家轉租、推升租賃需求之外,賣家轉嫁稅費成本也支持租金上漲。
“曲線購房”怪相
面對市場變化,無論買方、賣方還是第三方,不少人抱有“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心態,為規避調控政策,曲線購房成為目前調控背景下新現象。
目前,有購房者借用沒有房貸記錄的親戚朋友或者企業員工的身份證貸款買房,以享受首付、貸款利率等方面的優惠。
知情人士透露,溫州投資客曾經通過借用親戚朋友身份證,再通過專門中介辦理社保補繳業務,于是“搖身一變”成為首套房購房者,享受首付三成、貸款利率八五折的優惠。再私下簽了一份協議,證明這套房的實際所有人。
一中介員工告訴記者,目前確實存在借身份證購房的現象,由于二套房貸利率不再有優惠政策,而是以基準利率的1.1倍執行,由此每月增加還款成本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