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人民銀行聯合印發《關于發展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通知》,放寬貸款申請條件,取消四項收費,實現異地互認、轉移接續。這一利好消息傳出后,立即引起市民關注。北海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北海市住房公積金個貸發放一直在高位運行,除了“異地互認、轉移接續”因條件所限目前不能實現外,其它要求根據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現狀和市場特點,北海市已先行實施。
據了解,新政策主要包括:職工連續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6個月(含)以上,可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住房公積金貸款對象為購買首套自住住房或第二套改善型普通自住住房的繳存職工;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發放率低于85%的設區城市,適當提高首套貸款額度,加大對購房繳存職工的支持力度;實現住房公積金繳存異地互認和轉移接續,職工在就業地繳存住房公積金,在戶籍所在地購買自住住房的,可持就業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出具的繳存證明,向戶籍所在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申請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取消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保險、公證、新房評估和強制性機構擔保四項收費項目。另外,政策要求設區城市統籌使用資金,盤活存量貸款資產,優化貸款辦理流程,提高貸款服務效率等。
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北海市住房公積金個貸發放一直在高位運行,去年個貸發放率甚至達到95%以上。即使在這種情況下,幾年前,中心根據自治區住建廳有關規定和北海市商品房價格、人均住房面積等情況,加大對購房繳存職工的支持力度,實行職工連續足額繳存住房公積金6個月(含)以上,可申請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措施,并將首套自住住房貸款限額提高至35萬元,取消了個貸保險、新房評估等四項收費項目;為縮短貸款辦理周期,該中心在房屋抵押登記后盡快完成貸款發放。
“政策要求全國各地公積金實現異地互認、轉移接續,目前在我市較難開展。”該負責人解釋,根據北海市目前公積金繳存現狀,住房公積金個貸發放一直處于高位運行,資金使用率非常高,公積金首先要滿足我市繳存職工的正常使用。
“中央出臺的這一政策是一個方向性政策,目前沒有具體的實施細則。”該負責人表示,將努力創造條件,盤活存量貸款資產,積極協調其他有關部門貫徹國家和上級部門的有關政策。
針對今年北海市繳存職工申請公積金個貸需要排隊的現象,該負責人解釋,全市繳存公積金的干部職工提取公積金和辦理公積金貸款的金額已連續5年超過當年公積金的繳存額(累計達8個多億),中心可用于貸款的公積金資金日趨緊張,致使職工申請公積金個貸審批腳步放緩。為了滿足干部職工購房貸款資金需求,該中心已經與有關商業銀行達成合作,推出“公轉商”貼息貸款措施,即職工申請公積金個貸要求轉為商業銀行貸款的,公積金管理中心將核算商業貸款與公積金的利率差,并每月足額將這一利率差補進申請職工的公積金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