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市區梅嶺東路25號的朱先生向記者反映,他的房子屬于房改房,有30年房齡了。最近,陽臺頂上的屋檐木板脫落,很危險,自己想維修,卻不知怎么使用維修資金。
朱先生住在頂樓,樓房是人字形屋頂。他介紹,該樓房建于1980年,原是單位宿舍,房改時出售給住戶。如今,原單位已不復存在,而樓房因建成年代較早,開始不斷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最近,位于自家南陽臺頂上屋檐處的兩塊木板松動,各脫落一半,懸在空中,讓人很擔心。
因為老伴在女兒家幫忙照顧孩子,朱先生平時一個人在家。他說,遇到刮風下雨,根本就不敢到陽臺上拿東西,就怕木板掉下來。朱先生也想把屋檐處的木板維修一下,但是,一方面,他年紀大了,力不從心;另一方面,屋頂是整棟樓的屋頂,維修費用似乎也不應該由他一人承擔。朱先生也咨詢了有關人員,據說要維修房改房,只能支取購房時繳納的維修資金的利息,而當初朱先生和鄰居們購房時繳納的維修資金并不多,利息更是微乎其微。此外,怎么提取、使用維修資金,他也是一無所知。
據了解,如今住在“高齡”房改房里有類似困惑的不止朱先生一人。前不久,記者在廣儲社區了解到,史可法路的韓先生所住樓也是建成年代較久的房改房,現在同一小區里有的樓房屋頂漏了、有的道路壞了、有的下水道不通了,急需維修。
就“高齡”房改房維修資金使用問題,昨天,記者咨詢了市物業管理中心。一位卞先生介紹,這類房改房的維修,可提取維修金本金,但維修費用只能報銷50%,且只能用到維修資金余額的70%,費用不夠的部分由受益業主分攤。至于維修資金怎么使用,首先需要居民申請,要有超過2/3的受益業主簽名,而且該費用是直接打到維修單位的賬戶上。由于這些“高齡”房改房所在的小區大多沒有物管部門,提取維修資金還需熱心居民牽頭。具體政策,居民們也可到市物業管理中心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