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為選一套“一步到位”的理想房子而勞心費力,有的跑了20幾趟也沒選到合適的,為買房而前前后后忙了兩三年的也不乏其人。買房,已成為人們付出成本較大的一項消費。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黃泰巖認為,購房不必一步到位,住房消費完全可以分階段進行。很多美國人在30歲、40歲、60歲會時會按不同的收入情況和需求特點購置不同的住房,從普通公寓到連體別墅,再到更高檔的單體別墅。
去年,一些城市的小戶型房子異?;鸨?,盡管并不為各階層看好,但卻迎合了青年購房群體的需求。工作不久的青年人因為收入不豐,就暫且買個小房子安身,等到收入逐漸增高,小家庭建立了,再買一套大一點兒、功能完善的房子,等到退休后,可能還會根據自己的想法,另選地段或城市,買一套“銀色住宅”養老。專家分析說,由此可見,人的一生可以買三次房。
專家認為,在中國房地產市場日漸成熟的情況下,住宅供應能力不斷增強,那種“選個好房子,一步到位”的住房消費觀念亟須改變。人們在樓市中苦苦找尋適合自己的房子,但不管是100平方米,還是200平方米,都只是面積的疊加,公寓式的生活方式并沒有改變。一旦有新的居住需求時,就會發現過去為了實現“一步到位”而花去巨額資金,把自己“套牢”了。現代社會,人才流動加速,方便了人們異地就業,因此,按揭貸款二、三十年買到的房子,無形中成了禁錮人們自由流動的“城堡”。
經濟學教授王鋒認為,一生中分階段置業,從經濟學角度看,這是一種梯度消費原理。在新產品剛上市、質量不成熟時,消費者就花高價去買,往往會吃虧。如果不仔細分析產品市場變化趨勢,盲從消費,小的吃虧可以承受,像房子這樣數十萬元的大宗消費品,一旦決策失誤,將給家庭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專家建議,消費者應該用梯級消費理念來代替過度負債消費的觀念,以求得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