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上午,二手房中介顧問小鄭在店里悠閑地“斗著地主”,卻無心看門前過往的客人。“雖然現在還有一點成交量,但11月份市場肯定冷”。
小鄭的抱怨是有原因的。過年后,市場剛有點起色,4月中旬就來了“房貸新政”;7月份市場剛開始反彈,9月份又出臺房貸新政,這些都讓二手房交易在“銀十”顯得寒氣逼人。
【現場直擊】
到訪量急劇下降
“今天還沒有領一位客戶去看房。”小鄭的店鋪位于未來路航海路片區,算是近年來鄭州住宅市場交易非常活躍的地區之一,但也遭遇了“冷門”尷尬。小鄭介紹,國慶節到現在,店里的客戶來訪量非常少,他和同事基本上都是在網上看到有房屋出售信息后,主動找之前登記的客戶,再聯系去看房。“這20多天來,很多買家都很猶豫,覺得房價太貴。”小鄭說,盡管他的客戶也認為房價下降的可能性不大,但就是想再看看有沒有降價的房源。
小鄭的同事與小鄭一樣,也已經有兩三天都沒有帶客戶看房了。“一方面,現在來店里的客戶太少了,基本上都是在和之前想買房的客戶一直打交道;另一方面,在9·29新政之后,有些已經與賣家敲定好的看房,很多也取消了,原因有些是‘五成首付太高了’,有些是要再等等”。
并非小鄭的店鋪到訪量在減少。對房貸政策敏感的二手房市場,受新政影響的確很大。記者采訪中了解到,新政實施半個月,不少房產中介機構的成交量并沒因為假期而增加,甚至有些中介的到訪量還在急劇減少。
【市場反應】部分買家急搭末班車
雖然中介市場的到訪量隨著樓市氣溫的降低也在患感冒,但是從成交量上來看,卻有部分買家恐慌性入市。“相比8、9月份,10月份的成交量并沒有下滑很多,原因是有買家恐慌性購房。”21世紀不動產運營總監王逸飛告訴記者。
王逸飛說,9·29新政以來,確實有不少店鋪的來訪量驟減,但是由于有部分中小銀行的房貸新政并未執行到位,因此有買家趁此間隙,快速出手。“這部分買家多是看了幾個月房子之后,擔心購房成本提高而恐慌入市的”。
王逸飛認為,國家的房貸新政是為了抑制需求,但對于購房者而言,無異于購房成本的大大提高。由于各個銀行的支行消化房貸新政需要一定時間,所以有不少購房者就抓住這一機會,集中入市。“估計到11月份,購房者就沒有這樣的機會了。”王逸飛預測,伴隨著各銀行房貸新政的落實,11月份二手房市場的成交量將受到較大影響。
【后市】
二手房議價空間可能加大
新政對鄭州未來二手樓市影響如何?
王逸飛認為,新政出臺,鄭州二手房市場成交量肯定會萎縮,經過一段時間消化后, 房價也會趨于理性,但購房者期望的價格出現大幅下降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不排除少量新房打折,二手房加大議價空間。
王逸飛說,目前來看,有不少賣家因為看好后市,因此在交易時也表現出“惜售”,咬住一個價格不放,但近期提價的賣家也非常少。“大家對未來都有一個各自的預期,賣家認為長期樓市肯定向好,而買家認為短期內價格可能會松動”。“不過從長遠看,新政對鄭州樓市的影響不大,從城市長遠發展的趨勢來看,鄭州市場走向是趨向積極的”。
而小鄭則認為,首付比例提高除限制住了一部分剛性需求外,買房腳步受影響較大的還有中端改善性購房者,這些人手頭至少有一套以上房產,對于是否出售再購入一套,能否貸到款,非常焦慮,他們一方面擔心政策調整后房價下調,買入機會出現,想盡快出手;另一方面又擔心賣出后很難買進,觀望就在情理之中。“11月份,我們的日子估計更不好過了。”小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