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上海市民曹先生在某網站上看到一條租房信息,稱某小區內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準備出租。曹先生按照網頁上的聯系方式和一名孫姓男子約定了時間看房??捶慨斕欤瑢O某向曹先生出示了房產證和身份證復印件。曹先生當天便與孫某簽訂了合同。 在預先支付了三個月一
2009年12月,上海市民曹先生在某網站上看到一條租房信息,稱某小區內一套兩室一廳的房子準備出租。曹先生按照網頁上的聯系方式和一名孫姓男子約定了時間看房。看房當天,孫某向曹先生出示了房產證和身份證復印件。曹先生當天便與孫某簽訂了合同。
在預先支付了三個月一萬余元的租金后,孫某滿口承諾于月底交房子的鑰匙和門卡,可直到2010年元旦,曹先生也始終未能聯系到孫某。無奈之下,他拿著孫某提供的房產證、身份證復印件,走進房屋交易中心的大門。經鑒定,孫某提供給曹先生的房產證、身份證復印件均系偽造,曹先生這才意識到自己上當了。
作案人員通常使用假身份證租房后即偽造該處住房的產權證,再假冒房主通過中介登記或網絡發布租房信息,與被害人簽訂租房協議,騙取租金和押金后逃逸。而被害人被騙后,往往要等真正的房主前來收房租時才發現,給案件偵破工作造成較大困難。
對此,警方建議租賃房屋要通過正規的房產中介;如通過網絡直接與房主聯系的,簽訂協議前最好走訪周邊鄰居了解虛實;與房主簽訂租房合同時,一定要仔細查看對方身份證和房產證原件并將復印件留存。如發現受騙上當,要及時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