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小得只能放一張床、一臺電腦……位于南方花園名人苑的一套200余平方米的房屋內,隔出來的25個小單間內“蝸居”著40多人,只有4間廁所、一間廚房。樓上這么多人進進出出,樓下鄰居有意見了:深夜太吵!昨天,該小區物業管理處負責人說,這件事引起了他們高度重視,已要求房東整改。
每間10平方米
一套房隔成25間
位于高新區的南方花園(D區)名人苑4號樓外,綠樹成蔭,居住在這里非常幽靜。4號樓2單元6—1是一套面積200余平方米的躍層。記者昨天在該房內看到,房屋樓上樓下已隔成25個單間,每個單間面積不超過10平方米,每單間都按數字編號。
“老板,一個小房間要300元租金呀,能不能再少點!”昨天中午,一年輕女子在一名中年男子帶領下來看房。中年男子自稱叫帥崇云,是房東石某的岳父。“只有4號房沒租出去了,其他24間都住了人。”帥崇云告訴記者,女婿去年國慶買下這套房屋,因平時住江北,便將這套房子改成了25個小單間,從今年春節開始,陸續租了出去,每間收取月租金250元~300元不等。
情侶居多
房客多為上班族
昨天是星期天,不少小單間內有人。房客周明亮對記者說,他在石橋鋪做手機銷售,跟同事小楊在這里租了兩個單間。“這里離單位近,價格也便宜。我們都是農村來城里打拼的,沒錢買房子,貴了也租不起,只好暫時蝸居在此。”小楊笑著說。記者看到,小楊的房間里,除了一張床,還能擺下兩張椅子,一臺電腦。
“住在里面的大多是大學剛畢業的,都是上班族,情侶居多,也有同性別的朋友合租。”石某表示,這套房子是按揭貸款買的,每個月要還銀行4000多元。租出去,可以給家庭減輕經濟壓力,隔成25個單間,每個單間的租金相對較低,可以方便這些來城里打拼的年輕人合租。
“已經租出去的24間小單間里一共住了多少人?”對此,石某沒有回答。一位房客稱,大約四五十人。
違反規定
物管公司要求整改
昨天,該小區物業管理處經理陳光強稱,當時石某裝修房屋時,給物管報告的是改幾個單間自己住,沒想到石某改成了25個小單間,此前,物管公司發現情況不對,曾下發了整改通知。
陳光強稱,由于物管公司沒有執法權,如果石某再不整改,他們將通知建委、規劃等部門前來查處。重慶經博律師事務所律師連毅稱,石某未經相關部門批準擅自改變房屋結構或用途,其行為違反了《重慶市物業管理條例》,有關部門可對其進行查處。
蝸居尷尬
早晚“高峰期” 上廁所用廚房要排隊
另兩位房客小周、小楊都是“80后”,小周是重慶璧山縣人,而小楊家住四川廣安,兩人當上班族都不到5年。為啥選擇租住如此簡陋的房間?兩人坦言,他倆都屬“月光族”,沒錢買房。
20多歲的小陳,跟小周、小楊的情況差不多,他在大渡口一家公司上班。小陳說,他跟女朋友一起住在這里,這里去上班的地方,要坐20分鐘的車,小陳認為,300元一月的房租可以承受。
不過,24“家”人擠在一起,廁所卻只有4個,于是問題就來了:上廁所都要排隊,特別是早、晚“高峰期”,要等10分鐘左右。廚房只有一個,要使用廚房也得排隊。三人表示,他們平時很少在家里做飯,因為排隊太麻煩。
怕影響鄰居 走路關門都很小心
家住樓下的劉女士在石橋鋪做生意,兩個兒子均在上小學。她昨天稱,今年春節后,樓上陸續住進一些人,他們家人的生活就受到影響。
“每到晚上,樓上就有高跟鞋走路的聲音、用刀切菜的聲音、關門聲,這些聲音最晚出現在凌晨一兩點鐘,最早出現在凌晨5點左右。”劉女士稱,最近他們很少睡過安穩覺,兩個孩子學習受到影響,已向物管投訴,但未見樓上整改。
而住在樓上小單間的小周、小楊則認為,自己沒影響樓下。“我們有時上班回來較晚,但我們走路、關門都很小心,電腦音量開得小,又不唱歌、打麻將,怎么會制造噪音?”不過,兩人承認,里面住的人確實太多,不排除有個別素質不高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