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租賃市場應被傾注更多關注
讓我們感到遺憾的是,從目前的情況看,各級各地相關部門對住房租賃市場的規范,遠未到達成熟階段。
在新一輪房地產市場調控中,抑制不合理的住房消費需求是其中一項重要政策。住房城鄉建設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要引導全社會樹立理性的住房消費觀念,我國應該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利用法律規范住房租賃市場,如可規定“合同期間不得漲房租”、“每次房租上漲幅度不得超過3%”、“不得強行中止合同”等條款,還可以規定房租的上限,再加上相應的處罰條款,依法保護租房者的利益。
可以說,秦虹提出的“利用法律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的建議,到目前為止,仍沒有得到各級相關部門的重視。比如秦虹表示,可以規定“每次房租上漲幅度不得超過3%”,但具體到現實中,各地房租上漲的幅度又是多少呢?根據偉業我愛我家市場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上半年的北京市租金均價為每月每套2713元,與去年同期的2322元相比上漲了16.84%。此外,廣州市今年上半年租金均價為20.2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8.6%;6月份租金價格漲幅加大,租金均價為22元/平方米,同比上漲22.2%。很顯然,不少地方房租上漲的幅度,都遠大于3%這一數字。
而住房租賃市場需要規范的方面,并不限于“房租說漲就漲”單一層面。誠如秦虹所言:頻繁搬家、時常毀約等都為年輕人帶來不少損失和煩惱,這直接導致很多人要買房而不愿租房。一項廣被引用的統計數據更顯示:有五成女生不接受租房結婚。從這個意義上說,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的目的,不僅是為保護租房者利益的需要,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年輕人理性的住房消費習慣。所以說,相關職能部門在常態的建設、分配廉租房之外,在積極醞釀出臺房產稅等措施調控房地產市場的同時,還應該在規范住房租賃市場上,傾注更多時間和精力。
讓我們感到遺憾的是,從目前的情況看,各級各地相關部門對住房租賃市場的規范,遠未到達成熟階段。比如,因為房屋租賃登記備案率非常低,很多地方的職能部門甚至沒有掌握租賃市場的數據信息;而租賃價格的數據變化,似乎總是來自于房地產中介。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按照專業人士的分析,一來是登記備案要繳稅,二來是登記備案對房主沒有任何好處,政府部門沒有賦予租賃登記備案的法律意義。這直接導致幾乎沒有房主在出租房屋的時候會去登記備案。
這樣的現狀,無疑是能夠改變的。比如,在不少地方,房屋租賃綜合稅即便是在瘦身之后,還要占月租金的5%。而在香港,對個人非住房出租應征稅,大概只征收月租金的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的印花稅。這就說明,稅率過高的問題,完全可以通過適當調低的方式加以解決。再比如,相關部門完全可以采取積極有效的舉措,讓房主們認識到租賃登記備案的“好處”所在:如果發生糾紛和其他事件,登記備案后的租賃雙方,正當權益就能夠得到基本保證……
在當前階段,相關職能部門在規范住房租賃市場方面,完全應該有更多積極作為。比如,在調低房屋租賃綜合稅稅率、調動房主租賃登記備案積極性的同時,在初始階段,完全可以通過免費、強制登記的方式確保租賃登記率,從而達到全面掌握租賃市場數據信息的目的—在掌握數據信息后,相關職能部門才能運用有效的手段規范、調控租賃市場,“每次房租漲幅禁超3%”等目標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