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去世,父母白發人送黑發人,悲痛之余一家人也因為男子留下的遺產繼承發生了糾紛,原本的家庭關系也變得很僵硬,然而在這場糾紛中,又卷入了男子和前妻所生的盲女,并且拿出了一份男子留給她的遺囑。上海繼承律師指出繼承糾紛本身就是一個家庭內部的矛盾,法官應當更好的起到調解的作用,在遵照法律的同時考慮人情。
老馮夫婦有兩個兒子,生活本來倒也和美,不料今年卻遭受了白發人送黑發人的至痛。大兒子馮師傅下班回家晚了,不小心撞上停在路邊的渣土車,當場身亡。馮師傅去世后,妻子阿菊和弟弟小馮出面辦理后事和賠償事宜。但是,叔嫂倆意見經常不一致。阿菊認為自己是馮師傅的合法妻子,理所當然可以全權處理馮師傅的死亡賠償金、撫恤金等賠償費用。小馮卻認為父母健在,和阿菊一樣是第一順位的繼承人。嫂子無權代表自己父母行事。父母年紀大了,可以委托自己這個小兒子來參加協商。此前,阿菊和馮師傅都曾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兩人走到一起后,倍加珍惜婚姻,生活和美。但是,馮師傅父母心中始終有疙瘩,因為阿菊還帶來了和前夫所生的女兒。慢慢地,彼此有了心結,馮師傅在世時,也經常因為婆媳關系為難,阿菊也很少和公婆接觸。叔嫂倆時常爭執不下,最后鬧到了當地的司法所。“婆媳關系自古就是難題,絕大多數家庭婆媳之間都有點小矛盾??烧f到底,都是一家人,你們也沒有什么大的矛盾啊?,F在,最要緊的是你們要齊心,把后事處理好,馮師傅才走得安心啊。”幾次調解后,婆媳雙方都緩下來,決定一起辦好后事。至于馮師傅的賠償款等合計100多萬,依據繼承法,阿菊和馮師傅父母都是第一順位繼承人,三人可等分。對此,三人都表示認可。眼看糾紛就要平息了,事件卻出現了令人意外的轉折。調解員從村委會得知,馮師傅其實還有個20多歲的女兒小柔,是他與前妻所生。小柔天生看不見,是個盲女。小柔聽說父親意外去世的消息后,也回家了。她的“橫空出現”,讓已經平息的糾紛再次升級。這次,阿菊、公婆、小叔子都顯得憤懣不平。“20多年都沒有音信也沒回過家,現在出現,是為了分遺產吧?離婚了,你又跟母親生活,再來分財產也說不過去?”調解員決定改變調解策略,采用“背靠背”的方式,對三方進行分頭調解。起初,老馮父母并不認可這個孫女。調解員和緩地說:“你們心里不舒服,也是正常的。不過,她到底是馮家的骨血,笑起來,嘴角和老太太一模一樣的。她眼睛又這樣,你們肯定也心疼她的啊。況且,根據法律,小柔有權繼承父親的遺產。”聽到這里,老馮夫婦的態度明顯緩和了下來。調解員見狀趁熱打鐵,拿出了一張他們從沒見過的紙條,這是離婚那天,馮師傅寫給女兒的,一直由小柔的母親保管。上面寫著:“小柔,爸爸愛你,以后爸爸的東西都是你的。”兩老接過字條看了又看,紅了眼眶。 “小柔擁有繼承權,我們不是不講道理的人,遺產她有份。以后,來看看我們吧。”相比,小馮就比較犟,調解員多次向他講解相關法律法規,他仍半信半疑的。在調解員的建議下,他咨詢了鎮海區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師,終于表示:“想明白了,她從小沒跟我哥一起生活,也有我哥財產的繼承權的。”阿菊聽了調解員的解釋后,也沒有異議。各方當事人最終同意了調解員提出的阿菊、老馮夫妻、小柔平分馮師傅百余萬賠償款的方案,并簽下了名字。“以后我們的遺產你也有份”兩老表示,由他們繼承的這部分遺產,會先幫小柔保存著。如果小柔以后能經常來看望他們,盡到應有的孝道,這錢肯定會留給小柔,畢竟她生活實在不容易。馮師傅的母親拉著小柔的說:“以前的事都過去了。我們以后要多往來。我們家的老房子也快拆遷了,到時候拆遷款也會分你的。你是我們的孫女,以后我們的遺產你也有份。”馮師傅出殯時,小柔手捧靈位,以女兒的身份送了父親最后一程。至此,斷了20年的親情,至此終于重續。
滬律網提示:法定繼承中,子女和父母之間互相有繼承關系,其中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具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其中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的繼承權都是來源于血緣關系,不會因為婚姻關系的變化而消滅。
《繼承法》第十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第十五條:繼承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繼承問題。遺產分割的時間、辦法和份額,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上海繼承律師表示:本案中阿菊和馮師傅父母都是第一順位繼承人,而小柔雖然是馮師傅和前妻所生,但是仍享有繼承權,并且由馮師傅的遺囑,從法律上看應當優先考慮小柔的繼承權,同時小柔作為盲人,更應當考慮到她的繼承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