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最講究一個孝道,百善孝為先。然而每家每戶也都沒有辦法避免,在贍養老人和房產分配的問題上出現一些或大或小的利益糾紛。當每當我們看到有一些老人無人贍養的時候,總是內心無比心酸、憐憫。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在贍養老人的問題上,除了子女的孝順與否之外,老人與孩子之間的關系也十分重要。
老秦和妻子是退休教師,其名下有一套房產。在他們膝下的4個子女中,最疼愛的就是老幺秦光。不像早已成家立業搬出去住的哥哥姐姐,秦光一直單身,和父母一起住。父母看著一直沒有穩定依靠的秦光,總想給她多提供一些庇護,于是在2003年,在沒和另外三個子女商量的情況下,就將房產證上的名字直接改成了小女兒秦光,作為她的嫁妝,給她一份保障。為了避免其他3個子女發現,引起分配不均的矛盾,老兩口就一直將房產證藏了起來,并讓小女兒也不要說,三人守口如瓶。
然而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墻,二女兒在打掃房間的時候翻出了房產證。叫來了大哥和三弟,原本想好好質問一下妹妹秦光,為何私自改了房產證名字,獨占父母的房子。誰料竟是父母的決定,一家人都爭吵了起來,一氣之下,老秦只好放了狠話,告訴三個子女,“房子就是為了照顧年紀最小的女兒,以后由她來養老,你們可以生不養死不葬,要是圖我們的房子,以后可以不用登門了。 ”此話一說,原本氣憤不已的三個子女也毫不示弱,都堅決表示從此和父母斷絕來往。
不久之后,秦光終于成家了,但是麻煩也接踵而至。老秦患上了冠心病、腦梗死、高血壓并發癥和帕金森氏病,基本喪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妻子的糖尿病也越來越嚴重,需要定期住院護理。這時,早已和父母決裂的哥哥姐姐自然沒有來照看老人,贍養老人的任務全部壓在了小女兒的身上。偏偏在這時,小女兒和丈夫的工作需要從市北調動到萊西,沒辦法只好給老人請了保姆。高昂的醫藥費,讓原本不富裕的老秦和老伴花光了家底,在2010年老伴去世后,老秦終于忍不住,給二女兒和兩個兒子打電話,希望他們看在從前養育之恩的份上,能夠幫幫忙,可是令人心寒的是,三人都不接電話。
隨著病情進一步惡化,老秦實在無力支付生活支出,通過各個辦法都無法說服三個子女盡贍養義務,照顧老秦。無奈之下,老秦只好把三個子女告上了法庭。
最終,三位子女都表示愿意贍養老人,可以支付部分醫療費,但是贍養費太高。經為期3個月的審理調查,法庭判決從11月起,三位子女每月各支付贍養費300元,一次性支付護理費、醫療費600元至1500元不等。
滬律網上海遺產繼承律師提醒大家:贍養父母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做人準則。無論父母對你做了什么似乎不可理喻的事情,我們始終要牢記,是他們給了你生命,讓你來到了這個世界上。而在家庭處理房產問題上,一定要公開討論,盡量達到公平,但更應該相互謙讓,莫讓金錢懵逼了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