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異書,純原創的胡思亂想,最生動的管理學課堂,酣暢淋漓地剖析男女百態,肆無忌憚地笑談世間情事……
動物行為學家們驚喜地發現,忠誠的土撥鼠,腦下垂體后葉荷爾蒙的感應力特強,一旦移植在濫交的山鼠身上,山鼠就會變得極富“責任心”。人們猛然醒悟,貞操和忠心,原來是生物化學的奴隸,愛情根本不是對手,從此,移情別戀有了科學依據,離婚率超過30%的美國人,大呼欣慰。
這時,經濟學家們道貌岸然地站出來說,離婚是個不劃算的生意,因為成本太高!要依法分割財產,壞良心的人要支付經濟補償。最不爽的,是日后要在“婚否”一欄填寫———離異!好像干過什么壞事,歷史從此不再清白!尋覓第二春時,要費盡唇舌解釋,孩子怨恨的眼神,也讓你難以入睡……本來,安于現狀,才是成本最低的選擇,為什么要咬著牙關去離婚呢?
婚姻是一種合約,違約就必須支付違約金,半輩子掙的錢,可能一半都要賠給對方,成本如此高昂,還要堅決拜拜,恐怕只有一個原因———離婚收益,大于婚姻收益!
試想,兩人矛盾激化,多看一眼都覺心煩,多待一秒都覺難受,別說賠錢,光屁股出門也心甘情愿,畢竟,人身自由和精神解放才是無價的,這誘人的精神收益,太讓人渴望了。更何況,二十年前,你敢離婚,也許只能在離異人士中尋覓第二春,如今不同了,只要你夠牛,就能找到年輕美眉或健碩帥哥。如果,門外有位如花美眷,用崇拜的眼神等著你,你還會在乎賠點錢嗎?大俠金庸,結過三次婚,第一任妻子,因婚外情背叛了他,第二任妻子朱玫,卻是金庸背叛了她,某天,金庸與朱玫吵了一架,獨自來到香港北角的一間酒店門邊坐下,這位失意的儒雅男人,吸引了年輕女侍應的注意,她叫林樂怡,當時僅16歲,“我對不起朱玫……”金庸對記者說。
離婚,是無奈中的無奈,但這種無奈之中,隱藏著利益的驅動———離婚的收益在上升!最讓人按捺不住的是,離婚的成本也在降低!
二十年前,離次婚可不容易,雙方單位簽字,法院例行調解,父母親友苦口婆心做工作,最后還要提交一大堆證件材料,總之,不跑細你的腿,磨破你的嘴,就別想離婚?,F在不同了,完善的法律服務,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合理的財產分配,給予了制度保障,不會比上街買菜更麻煩,在經濟學中,這叫交易成本下降。
此外,心理成本也在降低,以前說起離異,多少有些丟人,現代人自我意識覺醒,雖沒覺得光榮,但絕不可恥。而且,社會的后勤服務也越來越專業了,離婚后不用發愁吃飯睡覺,只要你有錢,什么服務都可以提供,全面而貼心,選擇更多,自由度更大。目前壓倒離婚的最后一根稻草,也許是子女教育的社會化。
如果離婚是“犯罪”,犯罪成本的下降,自然會提高犯罪率。婚姻的馬拉松有無數風雨,心在雨中洗刷,假心假意會暴露,真心真意也會被沖淡,發自內心的山盟海誓,也會變成美麗的錯誤。一扇門關閉,另一扇門就會打開,離婚,也許是悲慘的結果,也許是美好的再開始,可怕的不是離婚,而是不慎重,不慎重的結婚和離婚,才是悲慘生活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