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家名為“您的人生黑匣子”的網站悄然走紅網絡,用戶可將自己的網絡遺囑寄存在網站,一旦立遺囑的人發生了意外,網站就會把遺囑發給用戶事先指定的聯系人,24歲的海口小伙趙某某在好奇之下嘗試了一回。對此,律師認為,此方式很難界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網絡遺囑”悄然走紅
今年24歲的小伙趙某某是一家家飾用品公司的業務員,經常來往于廣州和海南之間。一個多月前,他偶然在論壇上看到網友推薦一家網絡遺囑網站,就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注冊了。“我當時就是抱著半開玩笑的態度注冊的,趕個時髦。”趙某某說,注冊成功后,他發現該網站不僅能立遺囑,還可以傳遞情感、記錄虛擬賬號等,由于平時比較內向,他想把對親人說的話記錄下來,就不用擔心以后發生不測而留下遺憾了。
4月16日,記者登錄趙某某提供的遺囑網站看到,注冊會員每年只需要59元就能擁有一個網絡遺囑保管箱,用文字、圖片、視頻的形式保存情感信息、人生日記和財務狀況等。用戶可以自己設定網絡登錄時間,如果過了約定時間沒有登錄,就被視作發生意外,網站就會啟動遺囑返還程序,聯系用戶指定的聯絡人。
“網絡遺囑”側重情感表達
“網絡遺囑”是否提供立遺囑功能?記者聯系了該網站一位李姓客服,他稱,“網絡遺囑”并非“在網絡上立遺囑”的意思,也不提供立遺囑功能,它只是一個重要信息的存儲和傳遞平臺,側重的是用戶的情感表達與寄托,目的是為用戶留下珍貴的生前個人信息以及記憶,將這些珍貴的東西,傳遞給家人。
采訪中,不少市民對這一新鮮事物持懷疑態度。“現在網絡黑客那么多,把個人重要信息交給陌生人保管多沒安全感。”市民符平喜說,他擔心如果立遺囑的期限還沒到,網站卻倒閉了,等于白費功夫,而“網絡遺囑”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值得質疑。
網絡遺囑易被篡改
網絡遺囑”究竟有沒有法律效力?對此,海南陽光島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劍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規定,遺囑的形式只有5種: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公證遺囑。判斷遺囑是否有效的關鍵在于,立遺囑的人是不是出于真實的意愿作出的,錄音、口頭和代書遺囑,都需要有兩個以上沒有利害關系的見證人在場才能有效,因為這類遺囑內容容易被篡改和偽造。網絡遺囑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因此很難界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