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啟動的時候,有的老人在天沒亮時就來排隊了。”中國首個公益遺囑庫—陳某告訴媒體。去年3月21日,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和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共同發起主辦的在北京正式啟動。目前,已有3.8萬余名老人進行了遺囑預約,有的人甚至排到了明年年底。
解決老年人后顧之憂
幾年前,劉某老人的哥哥剛過世后,家里幾個孩子就因為財產繼承問題鬧上了法庭。“我大哥要是立了遺囑就好了。”劉某老人嘴里咕噥著。他準備“吸取教訓”,于是就來到預約。為了不讓自己的兒女知道,他是自己一個人偷偷來的,為的是別影響家庭和睦。
已經平穩運轉了一年半時間。4個窗口總共成功辦理的遺囑登記有6700多份。在此期間,免費提供的遺囑范本從14種增加到22種,還推出社區服務中心預約、寄排隊卡提醒老人等措施。據遺囑庫工作人員介紹,配合遺囑范本自動適用軟件,遺囑庫可以為90%以上的老人一次性出具并打印符合老人意愿的遺囑草稿,前來辦理遺囑登記的九成老人可以一趟辦完。北京市第二登記中心開通后,本來排到2017年年底的遺囑登記最快可以在明年年底辦完。
沒立遺囑寢食難安
“我,劉某,現在頭腦清楚、思維清晰,能夠正常理解并清楚表達我本人的意愿。為訂立遺囑,我聲明如下事實……”在一臺攝像機前,老人念著自己逐字抄下來的遺囑書。來立遺囑前,老人說自己吃不好也睡不好。“人老了,就怕家里鬧矛盾。”劉某一字一頓地說。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曾對北京市一段時期內審理的遺產案件進行了統計,結果顯示有73%的案件是因為沒有遺囑導致的,而有遺囑的案件里面,又有超過60%的案件是因為遺囑無效最后導致了更多的糾紛。陳某表示,其實很多老人想訂立遺囑,但是又會被繁瑣的程序困擾。所以在他向有關部門反映后,有關組織就決定發起這個項目,建造一個遺囑庫,免費辦理。
老人們看好遺囑庫
一開始,陳某還擔心老人們覺得立遺囑不吉利,忌諱、排斥這個。但讓他驚訝的是,來排隊辦理的老年人“都很豁達”。
一位大媽坦然地說:“我覺得挺好的,能打消老人的后顧之憂,這也是社會挺需要的一個大趨勢。”甚至有不少老人還專程送來了錦旗。登記完遺囑,拿到《遺囑證》的劉某老人眉間也舒展開來:“心里的一塊石頭總算落下了。”對于自己的工作,陳某認為:“繼承是一個沉重的話題,我們所展開的,將是一場有關生死的觀念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