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29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完善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的意見》,這是全國第一個對困境兒童的生活保障、醫療保障、監護監督、精神關愛等全方位保障的綜合性制度。昨日,省政府召開發布會,從生活、醫療、監護和救助等環節為全省困境兒童拉起安全保障網。我省也成為全國首個從政府層面確立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的省份。
【對象】
覆蓋對象擴大到25萬兒童
《意見》要求首先強化五類兒童的基本生活保障。根據調查,全省約有25萬處于困境中的兒童。而過去的兒童福利制度只覆蓋兩種困境狀況:孤兒和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全省大概有1.9萬人。分類保障實施后,將擴大到5類19種處于困境的兒童,約25萬人。
具體分類包括:孤兒、父母雙方長期服刑在押或強制戒毒兒童;父母雙方重殘重病的兒童、重大疾病兒童、受侵害和虐待的兒童、單親家庭兒童、家庭生活困難的留守兒童等。此次分類保障,涉及生活、醫療、教育、監護、救助等方方面面。
對此,江蘇省民政廳副廳長鈕學興稱,江蘇將為全省困境兒童編織一張兜住底、蓋住面、溢滿愛的安全保護網,實現“生有所養、病有所醫、學有所教、救助有門”。
【保障】
醫療、教育、生活要有全方位保護
這次出臺的《意見》,特別提出了將參照孤兒標準向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發放基本生活費,不低于當地平均生活水平,并按時足額打卡發放。此外,對監護人監護缺失的兒童,按照當地社會散居孤兒基本生活費的80%以上發放生活費補助,有條件的地區可參照標準全額發放。
《意見》中還明確了困境兒童享受醫療康復保障。將符合條件的困境兒童納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城鄉醫療救助制度覆蓋范圍;繼續實施貧困家庭兒童重大疾病慈善救助等。
教育方面,《意見》要求落實困境兒童就學資助和教育幫扶政策。實施特殊教育發展工程,加強兒童福利機構特教班和特殊教育學校建設,滿足特殊困難殘疾兒童入學需求。為流浪兒童、失足未成年人平等接受義務教育創造條件。
【監護權】
監護不力可能被取消監護權
去年,南京江寧發生的“餓死女童案”曾震驚全國。父母監護子女不當、缺失是否可以取消監護權?這在基層實踐操作中一直是一個難題。
今年初,徐州銅山區發生一起生父性侵10歲女兒的案例,檢察院及時向政府部門提出了撤銷監護權的建議書,由區民政局向法院提起撤銷監護人資格的申請。下一步將根據法院的判決來保障孩子的生活。而今后這樣的例子應該還會出現。鈕學興表示,各級政府部門在做好發現、救助、起訴等工作之外,還要考慮這些孩子的安置問題。